Shenzhen International Cross-border E-commerce Trade Fair 2019

2019 第三届深圳国际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

2019.11.03

www.icbeexpo.com

广州ICBE官网banner-02.jpg

行业新闻

特朗普关税新政升级,跨境电商面临三重冲击

2025-04-07 17:15:23


一、关税政策最新动态

  1. 全面加征关税
    特朗普于 4 月 2 日签署行政令,对全球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10% 基准关税,并对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加征更高税率。其中,中国输美商品累计关税达 54%(原有 20% 叠加新增 34%),覆盖半导体、药品等战略物资以外的多数商品;越南、柬埔寨分别被加征 46%、49%,直接冲击中国跨境电商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的路径;台湾地区被加征 32% 关税,导致其半导体、电子产品出口承压,供应链转移策略落空。

  2. 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
    自 5 月 2 日起,美国终止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价值 800 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待遇,改为征收30% 从价税或每件 25 美元关税(6 月 1 日起增至 50 美元),并要求承运人向海关实时申报。这一政策直接打击依赖 “小额豁免” 的跨境电商平台(如 Shein、Temu),预计 65% 的消费者可能因价格上涨 10% 放弃跨境购物。

二、对跨境电商的直接冲击

  1. 成本结构重塑

    • 物流与清关成本:小额包裹清关模式从 T86 转为 T11/T01,清关时间从 3-5 天延长至 7-10 天,物流费用上涨约 15%-20%。

    • 价格竞争力削弱:以 30 美元的跨境商品为例,叠加关税后终端售价可能升至 40 美元,导致低客单价商品(如服装、家居)利润率压缩 50% 以上。

    • 供应链调整压力:企业需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墨西哥、中东欧等低关税地区,但短期内面临设备投资、人员培训等成本。

  2. 市场格局分化

    • 平台型电商承压:Shein、Temu 等依赖低价策略的平台订单量可能下滑 20%-30%,被迫转向品牌化或提高客单价。

    • 独立站与私域流量崛起:企业通过 Shopify 等独立站直接触达消费者,减少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,同时利用 DTC(直接面向消费者)模式规避关税风险。

    • 区域市场转移:中东、拉美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点,2024 年中国对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跨境电商出口额达 2.1 万亿元,同比增长 27%。

  3. 合规风险升级

    • 原产地认证:美国要求商品满足 “实质性改变” 标准(如在第三国完成主要加工),否则仍按中国原产征税,企业需重新梳理供应链。

    • 税务申报:800 美元以下包裹需缴纳销售税(Sales Tax),企业需接入 TaxJar 等工具实现自动化合规。

三、行业应对与长期趋势

  1. 供应链重构

    • 本地化生产:上海外贸企业如东方国际在东南亚设立海外仓,缩短交货周期并降低关税成本。

    • 多元化布局:义乌小商品城通过拓展中东、非洲市场,将对美出口占比从 60% 降至 40%,2024 年对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出口增长 18.2%。

  2. 技术与模式创新

    • AI 选品与预测: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,优先选择高附加值、低关税商品(如智能家居、新能源配件)。

    • 虚拟商品出口:游戏、网文、短剧等数字产品出口快速增长,2024 年中国跨境电商虚拟商品交易额突破 500 亿元。

  3. 政策反制与行业呼吁

    • 中国反制措施:4 月 4 日,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34% 关税,并限制稀土出口,直接影响美国科技企业供应链。

    • 行业协会发声:中国快递协会、轻工业联合会等谴责美国政策损害消费者利益,呼吁通过 WTO 争端解决机制维权。

总结

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通过 “全面加税 + 取消豁免” 组合拳,短期内对跨境电商行业造成成本上升、合规复杂化等挑战,但也倒逼企业加速供应链重构、技术升级和市场多元化。长期来看,行业将呈现 “合规化、品牌化、区域化” 趋势,而政策博弈与全球经济波动仍是最大不确定性因素。